「脂肪味」:第六種味覺?變胖的秘密!

炸雞蹄髈老鴨,蛋糕薯條摩卡,我還愛吃腦花。還沒吃飽?紅燒肉找媽媽!

作者丨鯨魚

來源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1

 

脂肪味:「五味」之外的第六味

 

接過外賣小哥深夜送來的脆皮炸雞,外酥里嫩,吃完還意猶未盡;掀開砂鍋蓋子,老鴨早已燉得酥爛,湯水上浮著朵朵油花,香氣撲鼻;拿起一杯摩卡,伸出舌頭舔上一口奶油,綿密甜膩的滋味叫人著迷;媽媽做的紅燒肉,夾一塊入口,肥瘦相間,恰到好處,幸福在舌尖漾開……

 

脂肪,有人視其為必需的宏量營養素、來自媽媽的溫柔,頓頓不離;也有人把它當作「洪水猛獸」、「健康殺手」,退避三舍。它懂得取悅你,卻又善於讓你犯錯。可以說,脂肪參與並構建了我們的飲食秩序。

 

 

蠢蠢欲動了嗎?

 

可是,迷人的脂肪,究竟是什麼味道呢?

 

是綿密、厚重、油膩的口感?或是讓人流口水的香氣?

是「五味」,還是「六味」?

 

傳統上,我們將酸、甘、苦、辛、咸定義為「五味」。不過研究已經表明,真正的五味應當是酸、甜、苦、咸、鮮[1,2]。這五種味道的不同組合,構造出了我們品嘗到的繽紛美味。

 

人類之所以進化出味覺,其實已經超越了「吃」本身,而上升到了「生存」的層面——甜代表碳水化合物,咸代表電解質,鮮代表氨基酸或蛋白質,苦或許意味著有毒的生物鹼的存在,而酸則可能由已經腐爛或者尚未熟成的食物產生。

 

我們知道,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是三大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其中,前兩者已經找到與他們相伴的味覺——碳水化合物與甜,蛋白質與鮮——而脂肪,這一能量密度最高的來源,會有對應的味道嗎?

 

故事還要從小老鼠說起。

 

 

可以嘗到的「Oleogustus」!

 

2005年,法國勃艮第大學(Université de

Bourgogne)的研究[3]發現,小鼠的舌頭上有一種名為CD36

的受體。這種受體能和脂質特異性結合,並引發脂肪消化的早期分泌反應,導致小鼠對於脂質的「偏愛」,而缺乏這種受體的小鼠則沒有類似的反應。實驗表明,這種受體可能是脂質受體,是「脂肪味」的感受器。

 

 

 

圖:CD36及其生理效應

 

那麼,人類是否能嘗到這種美妙味道呢?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

)的實驗[4]表明,人類口腔中確有感受脂肪的受體。它帶來的感覺,不同於蔗糖的甜味(味覺)、丁醇揮發的酒味(嗅覺)或阿拉伯樹膠的彈軟(觸感)。

 

進一步的研究[5]表明,短鏈脂肪酸會讓人感到類似「酸」或者「鮮」的味道,而中長鏈的脂肪酸則能讓人感受到明顯不同於甜、酸、苦、鹹的所謂「脂肪味」。

 

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名為「感官分析」的方法:受試者分坐於小隔間中,夾上鼻夾,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他們先被要求品嘗13種樣品,並按照嘗到的味道分類。結果,絕大多數人都能清楚地分辨甜、酸、咸,卻混淆了鮮、苦味的樣品和脂肪。接著,他們被要求品嘗鮮、苦味樣品和脂肪,並如前分類。這次,大部分人都做出了正確的區分。

 

這兩次實驗表明,人們雖然不能用語言描述出脂肪的味道,卻能辨別出這種特殊的味道。由此,他們宣布發現一種新的味覺,並將其命名為「Oleogustus」。這個詞由拉丁文的「oleo(脂肪)」和「gustus(味道)」組成,意即「脂肪的味道」。

大腦如何接收美味信號?

 

現在我們知道了,人類擁有第六種味覺——Oleogustus。但我們是如何感受到它的呢?

 

再回到受體CD36上來。實驗[6]告訴我們,當我們往嘴裡送了一塊紅燒肉,吃到嘴裡的長鏈脂肪酸會與舌乳頭上的跨膜糖蛋白受體CD36和G蛋白偶聯受體GPR120相結合,並將「脂肪來啦!」的信號轉導至胞內,激活一系列的下游通路,告訴大腦:「嗯,這塊紅燒肉真好吃。」同時,這一識別脂肪細胞的過程,也被證明與離子通道TRPM5相關[7]。

 

甚至,在腦內、胰腺、腸道等身體其他地方,也分佈著一系列受體,如GPR114、GPR40等。它們雖然沒辦法讓我們體會到Oleogustus的美味,但也能夠感受脂肪的到來,進而影響胃腸激素的分泌以及胃腸活動[8,9]。

 

記住這些,我們下次吃炸雞的時候,就能科學地品嘗了:咬上一口,抿一抿嘴唇:「嗯,這塊炸雞的脂肪對我Oleogustus受體的激活程度很高……」

 

 

2

 

不知不覺就吃多?可能是舌頭的問題!

 

我們的印象中,可能都有一個吃得特香、吃得特多的小胖墩。

 

那麼,問題來了:是因為他們對於脂肪特別敏感,沉迷美味不能自拔呢?還是相反,因為嘗不出脂肪的味道,所以只能多吃一點作為補償?

 

 

答案是後者。

容易吃多,因為對脂肪不敏感?

 

就像上了年紀的人因為味覺退減而口味變重一樣,對脂肪不敏感的人容易吃得更多。

 

早在上個世紀,就有研究[10]用電生理的方法測定了動物對於脂肪的敏感性,並發現對脂肪不敏感的動物更容易攝取更多的脂肪,從而變胖;而對脂肪高敏感的動物則會減少脂肪的攝入,體重不會增長。

 

在人類中也有類似的現象。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11,12]以油酸、亞油酸和月桂酸測試受試者對於脂肪的敏感性,調查他們的飲食習慣,並實際記錄他們兩天的食量,還進行了一項對不同脂肪含量蛋糕的排名測試。結果發現,脂肪酶活性高、對脂肪敏感的受試者,能夠更好地判斷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由此控制能量攝入與BMI。

 

也就是說,瘦子雖然吃得少,但他們吃得爽啊,扎心……

 

而且越胖越不敏感,可怕!

 

而且,遠遠不止是吃東西不香和變胖那麼簡單。

 

舌頭以外的脂肪相關G蛋白偶聯受體,GRP40、GRP120等[6-9],雖然在你舔奶油的時候沒什麼用,但是一旦奶油到了你的肚子里,它們就開始大顯神通了:有的能促進胃腸激素的分泌,有的能延遲胃排空,有的則告訴大腦:「大兄弟,你吃得太多了!」

顯然,如果這些受體不那麼敏感了,自然會胖。

 

而說到最為關鍵的受體CD36,綜述指出[13]它不僅能告訴你「這塊肉好好吃哦!」,還明確涉及體內的炎症反應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髮展,在乳糜微粒形成、脂肪誘導腸肽分泌、肝臟VLDL輸出、鈣離子、活化線粒體內脂肪酸的氧化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進一步的研究[14]更發現,瘦子如果長期暴露在高脂飲食之下,會使這些受體的敏感性下降,容易在不經意間攝入更多的脂肪。同時,高脂飲食還會帶來腸道的組織學改變:微絨毛變多,腸道表面積增加,使吸收效率提高;腸道表面細胞中,脂肪酸受體及脂肪轉運體的數量也增加,使脂肪更多地被運送到組織中利用或貯存。如果受體敏感性受損,代謝問題肥胖症真會分分鐘就找上門!

 

這麼看來,脂肪不敏感→吃得多→脂肪不敏感→吃得多→脂肪不敏感……天啦嚕,居然是個死循環!

 

所以啊,我們胖子容易嗎?

我我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這個死循環,甚至在基因層面也得到了初步驗證。

 

研究人員[15]檢測了非裔美國人五種常見的CD36基因相關多態性變異,發現其中三種與對脂肪的敏感性、高脂飲食和肥胖相關。

 

在rs1761667位置為A/A的受試者,對於油脂的接受度更高,會感覺沙拉醬里有更多的脂肪;在rs1527483位置為C/T或T/T的受試者,同樣會感覺沙拉醬里有更多的脂肪;而rs3840546位置缺失的受試者則會有更高的BMI和更粗的腰圍。

 

不過,雖然對脂肪的敏感性可能早就寫在了基因里,但這可不是自暴自棄的理由!這次研究只是一個嘗試,重在探索CD36基因變異和攝食行為之間可能的關聯,並不代表基因已經決定了你是一個胖子。

 

堅強的我捏了捏自己的小肚子,頓時振奮了精神!

 

 

3

 

委屈!連聞聞都不行?

 

這吃飯吶!講究的是一個色香味俱全。顏色用眼看,油光光的是脂肪;味道用嘴試,Oleogustus嘗一嘗;那麼,脂肪的氣味,用鼻子聞得到嗎?

 

可以!

 

鼻子聞出脂肪?沒什麼了不起

 

人的鼻子不但能聞到脂肪,有研究[16]表明,人甚至能通過氣味可靠地判辨出食物中的脂肪含量。

 

這項研究選取了三組受試者,分別進行實驗。首先,受試者先嗅聞脂肪濃度分別為0.125%、1.46%和2.8%的牛奶;隨後,面對給出的三瓶牛奶樣品(其中兩瓶脂肪濃度相同),要通過氣味分辨出脂肪濃度不同的那一瓶。結果發現,即使在奶香的干擾下,絕大部分人也能辨別出樣本之間的微小差異,挑出脂肪含量不同的那一份樣本。並且,這種能力與BMI和乳製品消費之間沒有關係,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真是從未料到,自己的鼻子居然這麼厲害!

胖了之後,對氣味也更不敏感

 

與味覺類似,嗅覺對於食物的靈敏度和人的胖瘦有關。

 

研究人員在小鼠實驗[17]中發現,暴露於高脂飲食后,小鼠的嗅覺感覺神經元及其軸突明顯減少,伴隨電嗅覺圖振幅降低,提示其嗅覺功能受損。繼續實驗發現,維持高脂飲食的小鼠學習能力下降,嗅覺辨別力下降。進一步地,即時撤去了肥胖小鼠的高脂飲食,使其恢復正常體重和空腹血糖,它的嗅覺功能障礙依然存在。

 

看來和味覺一樣,胖了對氣味也會不敏感,甚至減肥了還有後遺症?

 

而在人類實驗[18]中則發現:在飢餓狀態下,所有人的嗅覺都會比吃飽了更靈敏,這是自然,餓了要找吃的嘛!但瘦子、胖子兩者也有差別:在飢餓狀態下,瘦子的嗅覺更靈敏,也就是說,瘦子餓了比胖子更會找吃的;而在飽餐狀態下,胖子的嗅覺靈敏度反而更勝一籌,這意味著,胖子飽了還能繼續找吃的,怪不得吃得多。

 

不是我想吃,實在是我天賦異稟啊!

 

這……叫天賦異稟?對,這還真可能和基因有關。

 

一項針對魁北克人的研究[19]探索了與嗅覺相關的OR基因和飲食習慣之間的關係,並發現OR7D4的一個變異(rs2878329

G>A)與更低的肥胖率、有意識的節食以及對飢餓不敏感有關;此外,與肥胖和飲食行為有關,還包括OR7E24、OR7G3等。

 

當然,這個研究的結論同樣不能隨意外推到其他人群。比如,隨後就有研究[20]打臉,認為對於脂肪酸的敏感性其實與肥胖無關;但更刺激的是,又有研究[21]反打臉,說其實是有關的……

 

胖子表示:你們學霸慢慢打架,學渣吃飯去了……

 

 

4

 

好好吃飯別棄療!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

 

人能從嗅覺和味覺中辨別出脂肪;

 

對脂肪味覺不敏感的人吃得更多;

 

吃多了會胖;

 

肥胖者的感覺更不靈敏,因而容易吃得更多;

 

這些或多或少可能與基因有關;

 

但也有研究認為兩者其實沒關係。

 

但是!我們胖子不會放棄!

 

中國人平均每日總脂肪攝入量達79.7g,大城市更是高達89.4g[21],平均食用油攝入量達42g[22],而推薦攝入量僅為25~30g/d。

 

 

我們還是要學會好好吃飯!

 

讓我們複習一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23]的六大推薦: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杜絕浪費,興新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