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影響我們的5個心理學現象,我們為什麼喜歡自拍?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用種種不經意的潛意識行為,這些生活里的「十萬個為什麼」,都能夠從心理學效應中,找到有趣的答案。當你看完以下5種神奇有趣的心理學效應后,就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

 

1、 曝光效應:我們為什麼喜歡自拍?心理學告訴你自拍的秘密!

 

有些人不喜歡自拍,覺得照片中的自己怎麼就變醜了呢,通常他們會歸因於自己不上鏡。但是為什麼有些人又熱衷於自拍呢?

 

在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名詞叫「曝光效應」,是指某樣事物出現的次數越多,人對其產生的好感度也越高(當然前提是這件事物首次出現沒有給人帶來極大的厭惡感)。比如隔壁的小美,第一次見過眼就忘,見得多了你會逐漸發現她身上有著諸多美好之處,比如皮膚好心靈美眼睛很水靈。

 

自戀讓人類發明了鏡子,自戀讓姑娘們迷上了自拍。為了迎合人類的自戀,如今的拍照應用中大多為自拍設定了諸多特效:增白,祛斑,有些甚至是自帶PS,一鍵拍成國色天香。

 

但是依然有一些人,長得並不寒磣,有些甚至有幾分姿色,卻總是不願自拍,推說自己不上相。軟磨硬泡拍出一張,旁人看了讚不絕口,自己一看連聲說:「醜死了,刪了刪了,根本不像我嘛。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相片中的自己「醜死了」或「根本不像」呢?

 

個人對自我的認知既來自內心的反省,也來自外界的反饋。「自己的模樣」這一概念,大多數人是如何形成的呢?閉上眼,略一思索,你就會發現大多數時候我們是通過觀察鏡中的自我來形成「自我的模樣」這一概念的。

 

由於曝光效應的存在,我們會對鏡中的自我更有好感。因為在自拍之前,我們已經無數次看到過鏡中的自己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相片中的自己「醜死了」。

 

但是,如果一個人經常自拍的話,曝光效應又一次起作用了,你知道會發生什麼的。另外一點就是,這種姑娘一般的確是頗有姿色,所以在最初也許她們會覺得丑了一點,但是瑕不掩瑜嘛。

 

2、為什麼人們都是喜新厭舊:邊際效應與貝勃定律

 

如果說邊際效應是在描述人類厭倦一件事情的過程,則貝勃定律點出了喜新厭舊的原因:對於相同東西,第一次刺激會沖淡第二次刺激。

 

邊際效應嚮往某事物時,情緒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越為強烈,但是,第二次接觸時,會淡一些,第三次,會更淡……以此發展,我們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我們的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例子:給你一個可愛多,你高興的亂跳以為賺了,接下來是第二個……可是一直給你,你會覺得開始噁心了。這有兩個原因:一,你吃飽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膩了,刺激受夠了。你希望有個機會表白自己"老大,給個哈根也好啊?"

 

貝勃定律是一個社會心理學效應,說的是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對他(她)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來說,第一次大刺激能沖淡第二次的小刺激。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后,之後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即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

 

我們對親人朋友的關愛習以為常;而陌生人的一點幫助,卻我們就感激不已。這便是"貝勃定律"在操作我們的感覺。對於親人朋友,我們對他們的關愛習以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時他們少了一絲關愛,我們甚至會惡言相向。對於陌生人,我們沒有抱著多大的期望,因此,他們的一點點幫助,我們都感動不已。

 

3、社交網路中的「蒸發冷卻效應」,那些最想去結交別人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願意去結交的人。

 

蒸發冷卻效應,自然現象中,蒸發冷卻是指液體在蒸發成氣體的過程中會吸熱,從而降低周圍的溫度起到冷卻的效果。如果你在手上擦一點酒精會感覺很涼快,就是這一道理。

 

社會現象中,社交蒸發冷卻效應是指在社交團體中,成員的價值跟液體的溫度類似,因此當溫度最高的液體蒸發變成氣體時(價值最高的成員離開社團),剩下的液體的平均溫度就會下降(社團的平均價值會進一步降低)。這一現象稱作社交蒸發冷卻效應。

 

那些最想去結交別人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願意去結交的人;

那些最想說出自己看法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願意聽他說的人;

那些最想同別人交換名片保持聯絡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希望拿出名片同他交換的人;當新成員不斷湧入一個開放社團時,社團中最有價值的成員會發現社團成員平均水平的降低讓自己繼續呆在這裡已經沒有意義了,於是他們就會選擇離開。

 

這批成員的離開進一步降低了社團的價值,於是惡性循環開始了:越來越多高價值的成員選擇離開,直到有一天這個社團徹底的淪陷成了一個平庸的組織。

 

蒸發冷卻這一現象點出了人類社交生活中很有趣的一個特點,而這一點,大部分年輕人是不知道的。年輕人從學校跨入社會,讀了一些商業雜誌就認為自己知道了什麼是生意,去參加了一些行業論壇就認為自己是行業專家。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些私下的封閉社團,一直存在著,只是你不知道。但如果你不知道,就永遠不會知道,除非有人願意帶你往上走。

 

4、 「沉錨效應」讓別人不懂拒絕你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沉錨效應: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出判斷時,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的現象。

 

這一現象,如果我們用中國的成語「先入為主」來解釋的話,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很好地理解了。為什麼要把「先入為主」的思維說成是「沉錨」呢?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會對得到的第一信息給予特別的重視。第一印象或數據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我們的思維固定在了某一處。

 

經驗老道的銷售人員不會問你需不需要,而會提供出兩個選擇,通常我們都會跳入對的銷售陷阱里。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沉錨效應。

 

當你想邀請一個你並非真心邀請的人,又不失禮貌,可以用「是否問」句:「有空吃個飯?」「有空一起K歌?」這個「有空」,約等於遙遙無期。如果對方換做你的老闆或客戶,那就要用「選擇問」了:「一起出去玩,吃飯或K歌?」

 

如果你真心想送禮物給閨密,「圍巾或香水,自己選一個吧」。如果僅僅是客套的可送可不送的禮物,不妨用點詭計:「想送你一件禮物,最近需要什麼?」

 

我們的思維也有「錨點」,通常是一句話、一個限定詞語或一個小規定,就讓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一旦設定,你只能在規定的半徑下活動,怎麼都跳不出來。

 

5、別想忽悠我:生活中影響我們決策的「誘餌效應」

 

每天都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做決定,然而,我們是根據什麼進行決策的呢?是外在的流行與壓力、他人的建議、還是內心的真實需要?下次做決策時,小心「誘餌效應」忽悠了你。

 

「誘餌效應」是指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箇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被「誘餌」幫助的選項通常稱為「目標」,而另一選項被稱為「競爭者」。

 

餐廳的菜單上總會有至少一個貴得離譜的高價菜--即時從來沒有人點,或者你點了店家也會說恰好賣完了。這道高價菜的存在或許並不是要吸引顧客選擇它,而是誘導你點第二貴的菜。因為當你看到有貴得如此離譜的菜之後,一定覺得第二貴或是更便宜的其他菜是如此的"物美價廉"。

 

"誘餌效應"是最先在消費品的選擇中被發現的,現在已經被證明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經濟學認為,人們在作選擇時很少作不加對比的選擇。那麼,為了讓消費者作出有利於商家利益的選擇,營銷人員便會安排一些誘人的"誘餌",從而引導消費者作出"正中商家下懷"的決策。

 

商家是精明的,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了解人們的消費心理,那就是:人們每做一件事,每選擇一樣東西,都會加以對比,而越是有對比的東西就越能凸顯價值。因為人們對某件事、某樣東西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衡量標準,並不知道某件事物的真正價值,而只能通過與這種物品相近的其他物品的比較來判斷優劣。

 

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案例,比如手機套餐、網費套餐、電器促銷等等。這些商家的做法很好地詮釋了「誘餌效應」的心理學技巧。